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蘇州市虎丘區怎么樣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蘇州市虎丘區怎么樣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虎丘發展前景如何?
高新區(虎丘區):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在蘇州古城西部(“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”就是在這一塊區域哦。
然后“姑蘇城外”也說明了這里曾是城外的鄉下區域,現在也已經翻身嘍),創新要素集聚,發展勢頭很猛,房價也很高。
吳江區:2012年由吳江市撤市并區,并區后的吳江快速發展,房價上漲也很快,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超過了常熟市。吳江有許多的大型民營企業,恒力、亨通、盛虹等等,都是千億級的民營企業。
前景挺好的。
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先于虎丘區這個行政轄區先確立的,具體沿革如下。
虎丘區始建于1951年,當時稱郊區,由吳縣劃出城東、城西兩區組成。
1992年2月前,蘇州高新區無獨立的行政轄區。
1992年3月,新建的蘇州河西新區開始代管原屬蘇州市郊區橫塘鄉的永和、星火、曙光、落星、何山、獅山6個行政村。區域范圍:東瀕京杭大運河;南抵向陽河、橫塘鄉北界;西達獅子山、何山;北接吳縣楓橋鎮南界。區域面積6.8平方公里。
虎丘區,作為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,發展前景廣闊.
這些年,各項公共服務及城市建設強勁,打下了扎實可靠基礎,“南京大學蘇州校區”落戶其中,如虎添翼,其長遠發展潛力巨大
虎丘值得去嗎?
值得去。 虎丘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00公頃,保護區面積475.9公頃,作為蘇州的一個重要旅游窗口,虎丘屢獲殊榮,先后被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,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,全國文明單位。 虎丘中最引人入勝的古跡名勝就是傳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。從千人石上朝北看,“別有洞天”圓洞門旁刻有“虎丘劍池”4個大字,渾厚遒勁,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獨子顏頵所書。
蘇州虎丘有什么特點?
虎丘古跡很多,傳說豐富,集林泉之致,丘豁之韻,堪稱“吳中第一名勝”。入虎丘后,沿山路而上,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。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。十八景中,首屈一指的是云巖寺塔,也就是虎丘塔。虎丘塔是建于宋代(961年)的平面八角磚塔,共7層,高47.5米。由于地基的原因,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。據初步測量,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.3米(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,其塔頂偏離4.4米)。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,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珍品。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,鐫刻著四個大字:“虎丘劍池”。據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。另有傳說,現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,而是后人補書刻上去的,所以在當地有“真劍池、假虎丘”的說法。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。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里,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,故名劍池。 山上有一石井,傳為唐代陸羽所挖,稱為“陸羽井”。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----《茶經》的作者。據《蘇州府志》記載,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,他一邊研究茶葉,一邊著作《茶經》。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可口,評為“天下第五泉”。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。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,“別有洞天”圓洞門旁有“虎丘劍池”四個大字,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,筆力遒勁。據《山志》等書記載,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,后因年久,石面經風霜剝蝕,“虎丘”兩字斷落湮沒。在明代萬歷年間,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。所以在蘇州有“假虎丘真劍池”的諺語。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蘇州市虎丘區怎么樣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蘇州市虎丘區怎么樣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